请领取专属您的一份夏季中医健康处方
祛湿十法,安康度长夏
长夏季节炎热而又多雨,空气湿度大,是一年四季中最容易染上湿气的季节,如果不好好防湿,湿邪乘虚而入,脾虚湿盛,湿性重浊,流至体内肌肉关节等处,阻滞气血运行,空调使用不当遇寒时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,如今,湿邪已成为疑难杂症和心脑血管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,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,因此做好夏季防湿祛湿是关键,首先我们先自测一下体内湿气是否过重,然后通过掌握下面简单易行的祛湿十法,可以让我们安康度长夏!
中医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:
1.头身困重、关节疼痛:湿性重浊,其特点就是头昏懒言少动、疲劳失眠、记忆力下降;关节疼痛,甚至屈伸不利,难以转侧。
2.口中黏腻、舌苔厚腻:感受湿邪者,多见口中发黏、舌苔厚腻。
3.胸腹胀满、大便溏薄:湿为阴邪,滞留脏腑,阻碍气血运行,脾胃功能失常,可见胸闷腹胀、食欲欠佳, 大便不成形而且黏滞,便完后感觉不爽。
4.下肢浮肿、小便不畅:常表现为下肢浮肿,朝轻暮重,小便短少。
5.皮肤病复发:脚缝痒,起水泡甚至溃烂。
饮食祛湿
白扁豆山药粥:白扁豆30克、山药30克、大米100克。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粥熟。出锅前加适量冰糖调味。
冬瓜粥:冬瓜100克,粳米100克。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。中医把冬瓜称为“祛湿大元宝”, 它是果蔬里祛湿的第一号专家, 能利水、消肿还清热, 既是美容佳品, 又是减肥圣药。
茯苓粥:取粳米100克,淘净,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水,熬至糜烂,然后加入盐、生姜若干,搅匀即成。长期食用可利水渗温、健脾祛湿。
吃“苦”祛湿
苦菜、苦瓜,苦笋、莴笋、芹菜、丝瓜、葫芦等,都属于苦味食物,其中苦瓜是夏天清热利湿的佳品,可以解劳乏、清心明目,益气壮阳,莲子芯清心火,夏季暑热偏盛,可以多食用莲子,帮助清心火,安心神。
平时尽量少吃甜腻食物,甜腻食物,可化为湿气。
茶疗祛湿:
红豆薏米水:赤小豆和薏苡仁各取50g,先用水浸泡1小时,然后用炖锅煮成汤, 不放糖。
荷叶山楂陈皮饮:荷叶、山楂、陈皮各3克,冲泡代茶饮,孕妇慎服。
白术陈皮茶:白术30克、陈皮15克,放入加水1000毫升煎煮,过滤后代茶饮。
拔罐祛湿
拔罐疗法对祛湿有一定效果。取穴:脾俞、中脘、阴陵泉、足三里,这些穴位都在胃经和脾经上,拔罐可疏通胃经和脾经,运化水湿,达到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。
艾灸除湿
艾叶味苦性辛温,具有温经止血、祛湿、祛寒止痛的作用,“以之炙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”。取穴:中脘、丰隆、曲池,每天一次,每次艾灸10分钟。
按摩祛湿
穴位按摩刺激穴位来达到祛湿目地,常用祛湿穴位主要有:曲池、委中、阴陵泉、承山、中脘,上述穴位按摩每天2次,每次5分钟,达到健脾清热利湿之功。
湿气重者,可用手指从三阴交开始顺骨缘推到阴陵泉穴,每天两次,每次15分钟。
足疗祛湿
中医有“夏天洗脚,暑湿可祛”的说法。夏天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引导阳气到达足底,具有助眠强身、发汗排湿气的作用。方法:将50克藿香加水煎煮两次,取汁2升,浸泡双足,同时进行足部按摩。水温36-38℃为宜,时间以15~20分钟。
艾叶生姜汤泡脚亦可。
运动祛湿
动一动出汗也能排湿,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,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、快走、游泳、瑜伽、太极等这些运动都能有效祛除人体内的湿气。
外防除湿
做好环境除湿工作,避开潮湿环境,勤开窗通风,谨防湿气上身。如衣物潮湿或不慎淋雨,应及时更换衣物,喝红糖姜茶以防感冒。
芳香化湿
芳香药物治疗湿气困阻,古已有之,中药藿香、佩兰等为临床上的化湿要药。如辟瘟驱蚊散就是以藿香、佩兰、檀香、公丁香等香物制作而成,能帮助醒脾化湿,尤其小儿可以佩带。
中医养生博大精深,目前我们中医院有开展冬病夏治的诊疗活动,如果内湿严重,可以前来在中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体质辨识调治。此外,医院还将为前来就诊者和家属提供茶饮,香包、免费体质辨识等,让大家在这个夏天充分体验中医药服务的就医感受。
为了水乡百姓的健康,我们中医人一直在努力!